2011年上学期南马高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济迅速崛起,从而导致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在当时英德矛盾的直接作用下促进了英国 A.与意大利结成同盟 B.与法、俄两国分别签订协约 C.调整与美国的关系 D.与德、奥两国缔结同盟条约 2.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 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3.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 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 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4.右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 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发生在西线战场 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 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 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及其残酷,这一战德军 比法军伤亡更大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 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 牛奶的人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想挤牛奶”的敌人指美国,美德矛盾是战前帝国主义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B.“想挤牛奶”的敌人指俄国,俄德是世仇,战前围绕东欧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敌人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敌人指法国,法德在历史问题以及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上有矛盾 6.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 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 包括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④严厉制裁德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 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 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 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这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9.右图是希特勒进行战争宣传的照片,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 上台的原因有 ①较强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 ②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 ③垄断资产阶级对政府当局的不满 ④《凡尔赛和约》过于苛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 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 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下列对丘吉尔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 ①德军使用“闪电战”新战术 ②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 ③英法军队未能全力配合作战 ④苏军趁机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细节决定成败。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能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A.率先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夺取了制空权 B.计划周密,海空配合,行动突然 C.切断了日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其海空军丧失机动能力 D.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