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1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联考练习题(附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
    “伟大的土耳其民族改革蒙昧状态的轻而易举的办法,是简化自己原有的美丽文字,用这种工具才能使我们摆脱落后状态。”
    ——凯末尔
    材料二 1921年凯末尔在一次教育会议上指出:“我坚信我们民族历史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应该远离所有传统的迷信和不适合我们民族特征的东西方外来影响。”
    1928年4月29日,根据立法规定,土耳其小学生很快学习背诵英文字母A-Z,而不必学习传统的阿拉伯字母。这样做是因为土耳其的文盲主要是由于阿拉伯字母难学而造成的。全国1400万人口在强制使用新字母之前将有15年的过渡期。报纸将用阿拉伯文字和拉丁文两种文字印刷。现在正字准备新字典,以备学校教英文字母时使用。
    材料三 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英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再能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凯末尔怎样的思想认识?凯末尔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凯末尔就此采取的改革措施。(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凯末尔的“教育革命”。(6分)
    29.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二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1921年在莫斯科的经历----他(列宁)同我握手时眼睛里闪烁着热情友好的光芒……“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他的声音又提高了,“是美国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以便使我们的经济振兴起来。”……列宁说话确实是算数的,隔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我便成了第一个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
    材料三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1979年在美国与邓小平会见的情景----他(邓小平)紧握着哈默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是帮助过列宁的那个人,我们现在也需要帮助,你愿意来中国吗?”……两个月后,哈默果然率领了一个由西方石油公司的16位各部门经理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仅仅一周的时间,“西石”与中国政府便签订了四项初步协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6分)
    (2)材料2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哪项重要措施?其影响有哪些?(6分)
    (3)材料2、3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2分)
    (4)列宁和邓小平的上述措施,说明他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二 文科历史 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DADCACBA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CACCBDDC
    题号2122232425得分
    答案ACC 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0分)
    (1)原因:德国分裂;受罗马教廷剥削最重;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意识的增强。(3分,答3点即可)
    (2)相同点:都主张“信仰得救”;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主张建立廉俭教会。(3分)
    (3)特点:实行宗教宽容;出现大量地方性宗教;世俗统治者控制教会。(2分,答2点即可)
    作用:沉重打击天主教会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2分,答2点即可)
    27、(10分)
    (1)材料一视角:传统文化的影响。说明-----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4分)
    (2)①材料二角度: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2分)
    ②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软弱性“)。(2分)
    ④现实意义: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注重策略,循序渐进;要正确处理传统与改革的关系等。(答出一点即可,如果学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8、(15分)
    (1)认识:知识和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1分)
    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国家现代化。(2分)
    (2)指的是学校教育由宗教负责,学习宗教课程。(2分)
    措施:关闭宗教学校,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推行字母改革,坚持字母拉丁化。(4分)
    (3)积极作用:提高识字率,有利于普及教育;更容易接受欧洲文明,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4分)
    消极影响:割裂传统文化。(2分)
    29. (15分)
    (1)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认识到俄国是落后的小农国家;需要先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4分,答对两点即可)
    (2)重要措施: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2分)
    影响:使苏俄经济显著恢复;改善了人民生活;苏俄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任答两点得4分)
    (3)引进外资和技术,振兴国家经济。(2分)
    (4)共同的指导思想:打破常规,实事求是,制订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善于利用外资,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言之有理可得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