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题分解】:第3课 宋明理学(1)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巩固 1.(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答案:A 2.(北京市通州区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源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儒家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答案:C 3.(吉林省长春十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 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答案:C 4.(福建省长泰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5.(广东省佛山一中09-10高二期中)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 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6.(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 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 A.庄周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7.(江苏省南京六中09-10高二期中)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 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理学 D.道教 答案:C 8.(黑龙江省哈六中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答案:D 9.(山东省临沂市09-10高二期中)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 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10.(海南省海南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答案:C 11.(天津市五校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是新兴的儒学,其“新”在 A、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 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传统 答案:C 12.(江苏省启东中学09-10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答案:D 13.(广东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只有对别人尊敬才能真正理解“仁” 答案:C 14.(河南省长葛二高 09-10高二期中)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 D、要勤于温习 答案:C 15.(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 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形成并被推崇为天理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6. (江苏省常州五中09-10高二阶段调研)简述宋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0分) 答案:表现: 宋代儒学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发展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