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2012届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命题人:宋小卉 注意: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写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8.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A.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B.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10.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时候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极为困难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1.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②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③人文主义精神④泽被后世的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一学者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3.有人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14.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州权观念 15.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专制色彩 16.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17.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18.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19.“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0.从专制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1.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2.《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