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向现代化。 3: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科研的起步 表现1: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2: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3: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如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等。 成就1:国防领域: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发应堆建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医学和农药领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袁隆平成功培育新型杂交水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2:1988年九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它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劳动。 表现:1: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成为少数拥有比较完整核技术体系国家之一。 2:在空间技术方面: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3:在运载火箭研究方面:2003年,发射“神舟5号”成功。杨利伟是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4:在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5:在生物工程领域:中国科学家于2001年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