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综合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第一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背景:1:新中国的成立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热情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含义:艺术领域上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上实行百家争鸣。
    意义: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成果:1:文学创作上,作品有《红岩》《红日》等。
    2:电影创作上,作品有《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3:戏剧创作上,作品有《茶馆》《关汉卿》等。
    二:“十年动荡”与文化凋零
    1:文革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文化事业遭破坏表现:a:红卫兵的破“四旧”
    b:江青等破除“文化黑线专政”的鼓噪。
    C:文化园地百花凋零的突出表现是样板戏。
    三:文化事业的繁荣
    1:“二为”方向的提出: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内容:“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意义: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推动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繁荣。
    成果:“鲁迅文学奖”是为奖励优秀文艺创作而设。“茅盾文学奖”是为奖励优秀长篇小说而设
    “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
    第二课:人民教育的发展
    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共同纲领》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即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为人民大众服务。
    (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4)为贯彻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2:“文革”中教育革命
    1:破坏的表现
    (1)“文革”初期,全国中小学的招生工作基本处于停顿。
    (2)1968年底,在毛泽东号召下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持续的“上山下乡”运动。
    (3)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招生方法为“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2:破坏的后果
    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人民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