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检测(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国共十年对峙期间,邓小平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C.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能力。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在广西组织发动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2.(2011年天津模拟)“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邓小平的最大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C、D三项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都不全面。故选B。
    3.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的“圈”指的是(  )
    A.开放海南岛
    B.开放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D.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可知,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的行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行动应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开放经济特区。
    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判断,我国吸取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进行的探索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至今已整整十四年。他见证了中国20世纪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并参与和创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2:1997年2月19日距香港回归日只剩131天。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对“一国两制”概念的创造者无法亲眼目睹香港回归,感到十分难过及悲痛。
    材料3:
    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占着位子的问题,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1989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1990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十年途程》
    材料4: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
    (1)根据材料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3说明邓小平辞职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何重大促进作用?
    (4)材料4中,“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解析:第(1)问应围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思考;第(2)问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全面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重大历史意义;第(3)问要结合材料指出干部年轻化的作用;第(4)问要归纳出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答案:(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结束了中国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有利于干部的年轻化,有利于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选择题
    1.邓小平与刘伯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亲密合作,形成了“刘邓不可分”的佳话。“刘邓不可分”的局面开始形成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C。刘伯承、邓小平的合作开始于抗战时期,当时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邓小平任政委,后又共同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2.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次政治磨难,其中的两次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选D。“文革”初期,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停止一切职务下放到江西;1975年,他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面整顿;1975年底,全国又掀起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时,他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因此答案应为D项。
    3.
    通过参观右图所示纪念馆,某班同学可以领略(  )
    ①邓小平的早期革命活动
    ②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气象
    ④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进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属于图文结合式选择题,实质考查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有关情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残酷镇压革命的形势下,邓小平组织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其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方面,故A项符合题意;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目的,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4.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
    A.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C.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D.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