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A。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中共中央领导权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正确路线的邓小平等视为推行其冒险路线的障碍,对其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其矛头实际上是针对毛泽东的各项正确主张。 5.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解析:选B。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和判断,解答时应结合必修2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关键是明确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基本状况。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是对“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拨乱反正,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属于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直接目的,D项属于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 6.(2011年苏州高二检测)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是( ) A.《中国社科院年鉴》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7.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解析:选A。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式选择题,实质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是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8.2011年是香港回归14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香港回归祖国既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提高中国政府的威望,也洗刷了民族耻辱。同时这也是中国“一国两制”的最早实践。 二、非选择题 9.下面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几幅照片,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上述几幅照片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内容要包括主要战绩和影响) (2)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对邓小平军事生涯的梳理概括。根据图片及图片说明文字,很容易总结出答案。 答案:(1)图一: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具体实践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图二:与师长刘伯承一起指挥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战胜了敌人残酷的扫荡,创建并巩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图三:率领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使中原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基地。 图四:指挥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合力进行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图五:指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在中国的统治。 (2)英勇果敢,扎实推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 1.在已被打倒的情况下,邓小平为什么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提示: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为天下人谋幸福的远大政治理想,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像邓小平本人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你怎样看待“两个凡是”的主张? 提示: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出现了徘徊,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设置了重重障碍。事实上,“两个凡是”就是要延续“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3.你认为“一国两制”是不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提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两种制度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做出各方面的规定和保障。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二、本课测评 1.叙述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主要活动。 提示:大革命时期,组织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与刘伯承一起,指挥并参加了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几十次大小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与刘伯承一起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文革”初期,受到错误批判,“文革”后期,代替病重的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四五运动时,邓小平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首先抓农村改革,继而推广到城市,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推动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从思想上解除了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顾虑,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思考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2)历史功绩:1981年,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 三、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 结合上述文字,并查阅资料,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目中的邓小平》。 提示:可从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活动以及新时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去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