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册第二次同步检测(附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9.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
    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
    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31.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A.传统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
    32.在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但这种演变又是势在必行的。下列学说中,不属于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的学说 B.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学说
    C.维新派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学说 D.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
    33.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集中体现在
    A.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34.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下列各项,较早提出政治现代化主张的是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派的思想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36.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38.“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3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40.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次历史统测试题
    第Ⅱ卷
    姓名 班级 登分号 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13分,共40分。
    41.(13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