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18、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1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首期封面人物(见右图)。邓小平当选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①他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 ②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 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2、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B.人口流动的频繁 C.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23、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24、“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25、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以下哪幅作品的画家最符合出版社的心仪?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第二卷(16---20班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7、(18分)为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变化过程,某研究者收集了以下史料: 史料一 : (注释:①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注释:②)。当时全国处于第一次革命(注释:③)的前夜。我激动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毛泽东自述》(1936年6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自述) 史料二:下图为1911年8月1日《民立报》的影印件,记有“七十二烈士”的报道。 对原始文献进行校勘、注释、解读,并从文献出发认识历史问题,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一中有一处讹误,有三处(标有①②③序号)需要注释,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校勘和注释。(4分) (2)依据史料一,毛泽东当时赞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属于什么性质?(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