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海南中学高二历史上册期终考同步检测(文科)(附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第一卷(16---20班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约.马太福音》有一段说:耶稣正在布道,或告耶稣,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耶稣云:“孰为吾母?孰为吾弟?”乃张手向其徒曰“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我兄弟。”耶稣的这一言论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观点最为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3、人们之所以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想
    A.批判了封建专制,对新社会提出设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
    C.批判宗教,提倡理性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民主自由
    4、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A.伽利略 B.牛顿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5.“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
    A.世俗君主  B.罗马教皇 C.封建领主 D.天主教徒
    6、在北京一处战国时期的燕国遗址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A.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B.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C.诸侯国之间存在商业贸易往来 D.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7、“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这一观点说明了牛顿的发现
    ①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 ②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③对思想家们描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产生影响 ④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而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在“三长”的基础上提出“史德”。他强调史德的重要性在于
    A.史学应该对人民负责 B.史学家应该写出切合实际的信史
    C.史学应该对统治者负责 D.史学家应该为全体国民抒写历史
    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10、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1、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因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相对论 互联网
    B.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互联网
    C.经典力学 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互联网
    D.经典力学 互联网 原子能利用 相对论
    12、《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3、1880年前后,康有 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迷梦中醒来
    D.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14、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15、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A.传统思想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
    16、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