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 19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经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材料二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劝学篇》 材料三 “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公车上书》 材料四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同盟会》宣言 材料五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1)材料一中,鲁迅评论的对象是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2分)如何理解“本领要新,思想要旧”?(4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代表中国近代哪些派别?(3分)他们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是什么?(6分) (3)材料五出自近代中国 的哪一文献?(2分)简要评价其进步意义(2分) 28.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来源:学科网ZXXK]科技发明(件 )中国[来源:学科网ZXXK]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l-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三 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四 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4分) (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1分)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3分) (3) 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3分)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2011-2012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CCCBADCDBCC 替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CDDBCCABBCBC 28题(本题13分) (1)答: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4分,一个一分) (2)答:1964年(1分) 原因: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与中国逐渐恶化,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3分)。 (3)答:特点: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活跃的因素(3分)。 战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