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痛批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说:“现在一些人身上好像没有什么道德血液,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黄华华痛斥的行为与哪家思想 相悖甚远: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面是几位思想家的言论: 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乙.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丙.“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丁.“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调和” 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派别不同,这一位是: A.丁 B.丙 C.乙 D.甲 3. 位于抚州市乐安县西的古建筑群——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而蜚声中外。某中学学生前往参观考察,看到一古宅门前横匾上写着“理学名家”四字,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看法:①甲说:“这幢房子建于唐朝盛世。” ②乙说:“这家先人是唯心主义者。”③丙说:“该家祖先主张‘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④丁说:“这家祖先在学习上提倡‘格物致知’。” 上述看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比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句话表明李贽: A.抨击专制君主 B.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偶像崇拜 D.反对纲常礼教 5. 宋朝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王祯发明木活字 6. 印章是古代中国文人的必 备物品。观察下面的印章,它采用的汉字字体为: A.隶书 B.小篆 C.行书 D.草书 7. 晚清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写道:“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作者反对向西方学习 B.作者坚持传统纲常伦理 C.作者赞同“中体西用” D.作者反对进行政治变革 8.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 必当循序一一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与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 A.反对政治变革 B.提倡民主共和 C.维护君主专制 D.赞同君主立宪 9. 近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贼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这句话表明严复接受了: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孟子的“民贵君轻” C.卢梭的“主权在民”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10.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 11.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大总统宣誓仪式上庄严宣告,“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孙中山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核定全国地价 C.消灭私人资本 D.推翻满清暴政[来源:学|科|网] 12. 某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记录片,当拍摄“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这一片段时,他们理想的选址应是: A.江西的井冈山 B.贵州的遵义 C.陕西的延安 D.河北的西柏坡 13.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打破了姓“资”姓“社”束缚的事件是: A.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14.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让 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 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15.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流传这样一首歌曲,“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B.它违背天主教会的主张 C.它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 D.人们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16.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墓设计奇特,从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握着一支燃烧的火把。这支“火把”体现的意思是: A.“社会契约”说,推翻了“君权神授”理论 B.“三权分立”说,反对君主专制 C.“自然权利”说,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D.“人民主权”说,激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