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段(模块)考试历史(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A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2.儒家思想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蕴含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3.有一位思想家和他的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那位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这位思想家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朱熹 C.程颐 D.王阳明 4.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7.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8.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复杂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9.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魏晋时期的书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11.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国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国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实行君主立宪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建立民主共和 D.向德、俄学习 12.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清朝君主立宪的政体 B.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1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4.如果看到右则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15.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 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陈独秀 C.严复 D.胡适 16.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