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一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4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一战后英国工业生产超过了德国 D.一战对德国打击很小 2.《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有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3.美国首倡建立国联,但是最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联,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国联以维护和平为宗旨,不利于美国称霸世界 C.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互相制衡 D.美国的对外政策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 4.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5.“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一战之前的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B.军国主义盛行 C.崇尚和平 D.强权政治 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存在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 7.右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中的项庄和沛公分别是( ) A.美国与英国 B.德国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俄国 8.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9.二战期间公布的一份重要文件规定:日本所窃取于 中国 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签署这一文件的国际会议其会址位于图3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有人就一些国家的行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政策”是指 A.孤立主义政策 B.均势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绥靖政策 1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3.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5、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1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17.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8.图4所示是日本《朝日新闻》所发的一则号外。 作为历 史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日俄战争 D.东京审判 19.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剌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20.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关系出现缓和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②美苏争霸是两国实力受损③美苏两国领导人调整对外政 策④中国和苏联建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