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33.曾朴的《孽海花》描写一位叫做米筱亭的新进士,原是监生出身,因为娶了前科状元的女儿,颇有惧内之名。一次不知怎样又得罪了太太,招来一顿臭骂:“我是红顶子堆里养出来的,仙鹤锦鸡怀里抱大的,这会儿,背上给你驼上一只短尾巴的小鸟儿,看了就触眼睛。算我晦气,嫁了个不济的阌茸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A.外国人把花翎看成服饰上一种可笑的累赘 B.清代的官服在官场中划分出严格的等级 C.清廷小官在家穿着考究甚至可以对太太发号施令 D.米筱亭之妻抱怨丈夫不着中西合壁的中山装 3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媒体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35.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府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曰先生、曰君,不得在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36.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初步发展 B.近代西方详论尚未系统介绍进来 C.尚未出现影响浣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37.下表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年份 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 (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 表格中的数字所反映的信息有 ①战争使俄国的农业遭到破坏 ②1921年苏俄工农联盟受到削弱 ③农业生产到1925年基本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8.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引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9.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沉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40.1957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突然提出苏联人均肉类产量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州委第一书记拉季奥诺夫提出本州在1959年一年内出售给国家的肉类数量增加二倍,深受赞赏。1959年底拉以弄虚作假手段宣告“完成”指标,不久骗局被揭穿,自杀身亡。这表明 A.赫鲁晓夫根本性的变革造成了“浮夸风” B.赫鲁晓夫的超越计划是不现实的 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柜架 D.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赶超计划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41.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42.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A.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破产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福利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废除 D.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4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44.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45.“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4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①社会秩序改善 ②民族工业发展 ③人民反抗减少 ④遏制西方入侵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7.如右图所示,1868年日本大政奉还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