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5.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6.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7.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8.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9.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讨论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历史作用。要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背景与内容,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学习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德。 [知识清单]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386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北魏经两代君主的苦心经营,迅速崛起,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最终于439年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历时一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刨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公元439年北魏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割据状态,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阶级矛盾尖锐: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贪污,兵役繁重,人民不满北魏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3)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不仅使下层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常常发生矛盾。 (4)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临朝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曾实行过均田制。 第二阶段: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继承其改革事业,进一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各方面推行新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