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梭伦改革(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答案 (1)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2)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
    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才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遂,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法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答案 (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立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
    (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的认识,解决内部纷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