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
    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
    思考: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方法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
    思考: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发展要素
    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
    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
    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
    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分析填表: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思考: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张之洞(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