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一)思路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艺领域的探索发展历程,本课围绕文艺体育等各方面发展的成就及发展中的曲折表现来展开教学,教学中设计的线索为:通过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后、文革中、新时期等不同阶段文艺发展的状况、特点及原因分析来认识贯彻“双百”方针的价值,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前夕,一位美国基督教青年体育干事在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上发表署名文章《竞技运动》,向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1)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早已经揭晓了, 2008年,中国人给出了完整的答案,今天的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成绩斐然,那么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艺术方面发展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就会找到答案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经验教训,了解“文革”对文化事业的摧残,了解“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成就、意义;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2)结合实际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与意义,利用课本图片理解“文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合资料理解“二为”方向的实质与意义;结合现实分析理解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3)体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道理,体会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实质,进一步体会共产党的先进性于进步性;了解体育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目标,同时边看本课内容边完成下列填空,让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历史原因 第一,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制度初步建立。党中央提出让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 问题的会议。 代表中央作报告,肯定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 的一部分,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以适应国家对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他还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2、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 中,实行“ ”的方针。并说: 上“百花齐放”, 上“百家争鸣”。 3、成果: 领 域 文学创作 电影戏剧 舞台剧 作 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