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 孙中山是如何解释三民主义的?他们各自在三民主义中处于何种地位?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16字纲领
    内容(实质)
    地位(内在关系)
    民族
    民权
    民生
    4、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⑴ 性质:
    ⑵ 进步性:
    ⑶ 局限性:
    【探究一】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1906)
    ⑴ 实质:
    ⑵ 局限性:
    【探究二】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
    ⑴ 实质:
    ⑵ 局限性:
    【探究三】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
    ⑴ 实质:
    ⑵ 局限性:
    ⑶ 后果:
    5、 实践活动:(联系必修Ⅰ《辛亥革命》,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爆发的相关内容。课堂上点到为止,不作全面展开。)
    【情景导入】 结合三民主义实践及其结果,导入下一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并没有气馁,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次把握时代主题,与时俱进,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二、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自主学习】 1、 背景
    2、 提出
    3、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探究四】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 评价
    ⑴ 意义
    ⑵ 局限性
    【课堂反馈】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
    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其目的是( )
    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
    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 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
    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5、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课堂小结】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光大。学生看多媒体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思考问题:1—2
    根据学生预习,直接找出三民主义的性质和进步性,通过探究题总结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针对【探究一】
    【探究二】【探究三】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从内容的共性和不同入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表格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针对【探究四】
    学生思考探究,教师总结。
    教师组织课堂小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