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 课程标准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括汉字书法、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以文字、画面等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难点:(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2)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加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 中国印—这是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的是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一、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汉字起源: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 在蒙昧时代: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早的成熟汉字。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也更加均匀对称。金文的线条能较多地体现书法笔意。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过整理规范后推行全国的文字,所以也称秦篆。 隶书:秦朝出现,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