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1)_________和中共的帮助;(2)孙中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其探索抗争陷入苦闷彷徨。
    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并且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____________。
    3、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真正反帝的个人及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4、意义
    (1)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3)它推动了__________在全国展开。
    5、范畴: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畴。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4、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5、教学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二、学习过程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学生看书列举:中国同盟会 纲领 《民报发刊词》)
    3、内容:学生看书解释,教师投影内容
    4、从内容中分析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以及局限性。
    进步性:
    局限性: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通过谈话法与学生交流,回忆列举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捍卫共和的重大事件。
    学生思考:
    孙中山为什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中心问题探索
    1、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
    2、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
    3、新三民主义影响及评价
    (四)疑难问题解析
    1、三民主义的理论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民族革命,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2)民权主义: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3)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之后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做到“家给人足”。
    要点: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2、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2)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3)三民主义是纲领、目标、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目标的手段、方式和途径。
    三、反思总结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孙中山一生中两次转变,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走向革命,提出三民主义;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第三次发表北上宣言,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四、当堂检测
    1.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其中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指 (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包括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改良道路的失败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④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丰富⑤孙中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孙中山( )
    A.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B.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4.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说:“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他饿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先生”一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先生”革命理论的最重大转变是( )
    A.提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B.提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C.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2008年辽宁)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其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民族压迫
    C.反对满洲贵族 D.主张民族平等
    6.(2007年淄博)下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B.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C.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D.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