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经世致用思潮影响:
    (1)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四、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特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反对孔孟教条,痛恨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对传统的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黄宗藏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众治”取代“独治”.黄宗羲提出建立“天下之法”,建立监督机构。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人皆有私。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五、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思想源泉。
    3、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现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要深蒂固。(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思想创立及其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创立 春秋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教育思想
    形成 战国 孟子 仁政;“人性本善”;“浩然之气”。
    战国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
    发展完善 西汉 董仲舒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新儒学 宋明 二程、朱熹 “理”是世界本原,是万物遵循的普遍规律;三纲五常;格物致知
    陆九渊、王阳明 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致良知”
    新发展 明清 李贽 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个性的发展。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与学生课业
    教学反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