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是什么?
    (一)政治上:
    1、周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壮大。
    进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起来,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着东周的开始。东迁后的周王室辖区不断缩小,元宗周故土尽失,以洛阳为中心的方圆600里的直辖之地后来又封赐给郑、虢等诸侯国一部分,最后能控制的土地不过方圆一二百里,根本没法和当时方圆千里的诸侯大国相比。周王室尽管保留了“天下宗主”,而实际上已与一个小诸侯国没什么区别,诸侯不朝也是自然。辖区的缩小导致了财政收入的减少,加上许多 诸侯国拒绝向周天子纳贡,使得周王室的财政十分紧张。至于个诸侯国僭越礼仪,对 抗王师,扣留周天子使臣乃至以臣召君,问鼎中原等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周王室的衰落反映了旧制度的没落,与之相对的诸侯的强大 。
    诸侯王之所以强大,除了自身的实力积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运用了“尊王攘夷”策略。王室衰败使其权威地位丧失,东迁之后直接控制区域的减少和捉襟见肘的财政使周王威风不再;周天子掌控全局、局中协调各诸侯国间矛盾的局面已经是明日黄花,各诸侯国间的矛盾冲突需要新的权威来加以协调,同时,华夏民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出。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达到号令诸侯 的目的,大国争霸“霸政时期”终于到来。这一方面说明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在逐步消失,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领一方面也体现了名义上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在当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成为诸侯大国的利用 对象,更主要的是宗法分封制所形成的传统观念还束缚着人们,违背这一观念很有可能给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以攻击的口实。
    2、宗法分封制遭到极大破坏。
    西周初年实行的宗法分封制对巩固王室政权、协调各诸侯国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后经周公完善,在整个西周时期达到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诸侯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原来密切的血缘关系也松散,更主要的是衰败地方周王室无力维持这种制度。而宗法分封制所衍 生出来的世卿世禄制度不仅早就了一个世袭寄生的特权阶层,也造成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隔膜、封闭与对立,从而使社会缺乏上下 流动的活力,随着社会 的发展,宗法分封制瓦解也就成为必然。
    (二)经济上: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
    小资料:
    井田制: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室将土地划成“井字形”,故有井田制之称。在井田制下,“方里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当时的土地是禁止买卖和交换的。
    课中思考题 :在井田制下,人民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
    提示: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公田与私田比例为1:8,私田位于公田的周围,人民首先集体完成公田的耕作,才能与耕作私田。统治者凭借这种土地制度剥削人民。[来源:学科网]
    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提高,使形成私有制的因素不断增长,“公田不治”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私田增多”也成为各诸侯国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井田制下的定期分配份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土地的私有也使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发生动摇,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原来 定期分配的份地逐渐变成可以世袭的私有财产,个体农民这种小土地所有者逐渐在各国出现和发展。而原来由周王室或者诸侯赏赐给卿大夫的土地,由于王室地位的衰落也逐渐成为赏赐者的私有财产,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土地私有化所侵蚀而逐渐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这种变化,就要求有新的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 呼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