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 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以下基础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落与诸侯实力的壮大,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与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初期的管仲改革与战国时期魏文侯的改革。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使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旧的社会制度开始瓦解,新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变动中逐步确立,社会的转型是在王石衰落、诸侯征战、各国纷纷变法中逐步完成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历史思 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管仲改革及其影响 魏文侯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有着改革传统的国家。每当社会运行出现障碍的时 候。要求改革的呼声就此起彼伏。历史上每一次改革,虽然无不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但杰出历史人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可低估。因为每一次改革,都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整个过程必然要伴随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他们变革的是什么?变法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一、变法运动的背 景——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字发轫以来的第一个历史分水岭。春秋战国之前,夏商周三代文明初萌发展并臻于成熟,而支撑夏商周社会的重要 政治经济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崩离析,此后“百代皆行”的“秦政制”实则滥觞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总计549年(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前476年,历时295年,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历时254年),在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完成了社会制度的转型。我们首先来了解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