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发起者 国王亨利八世 时间 1532年开始,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导火线 亨 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 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 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 出现清教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 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 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 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