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一节 酝酿中的变革 课程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与能力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戊戌变法的背景。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公车上书”“顽固派和维新派的论战” 【自学评价】 1.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变革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2._______________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同时,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狂潮。 3.19世纪末,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 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是从________________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认为西方的__________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5.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其中,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的是__________,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____________,提出“民权论”的是__________。 6.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争论的中心是:要不要实行___________,要不要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___________,要不要改革封建的____________。 7.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指______。 8.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知识结构】 一、历史背景;(第一框题) (一)国际局势: 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 (1)经济上: (2)政治上: 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二)民族危机: (三)经济基础: (四)阶级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