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本节重点知识】 1、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人物、内容、评价;2、美国领土扩张的手段、结果和影响(西进运动);3、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两种经济制度及其矛盾的焦点和影响)、导火线;4、美国内战的起讫时间、林肯政府的两个法令、葛底斯堡战役及其意义、林肯被刺;5、对美国内战的评价;6、德意志统一的根本原因和普鲁士具有的优势;7、俾斯麦的“铁血政策”;8、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的名称、结果;9、德意志统一完成的标志和影响;10、意大利统一的根本原因和撒丁王国的成为统一核心的原因;11、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和意大利王国成立的时间;12、意大利完成统一的标志和影响;1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14、日本倒幕派的核心和武装倒幕的经过、明治政府迁都;15、明治维新的目的、措施、成功原因和影响。 【知识结构图解】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 B、农奴生活贫困,没有人身自由,造成国内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大大落后于西欧。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③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俄国统治者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时间:1861年 3、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价赎买(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 5、评价:①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废除了农奴制度,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 1、背景:美国的领土扩张 ①手段:赎买、武装颠覆、入侵(侵略战争) ②结果: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③影响: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一方面,土著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或被赶往更为偏远、荒凉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内战原因: ①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形式(制度)的矛盾 A、两种经济形式: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存在很大差异,19世纪中期矛盾不断激化。 B、矛盾表现: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他们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 C、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D、矛盾影响: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日益高涨,南北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②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共和党:代表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 3、起讫时间:1861——1865年 4、内战经过:①内战爆发:1861年南部一些州成立南部同盟,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②内战初期:北方失利——原因:双方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但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林肯政府的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