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教学】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一:(见前)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回答: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时基本上控制了新航线,葡萄牙控制了由非洲通往印度的航线,西班牙则控制了通往美洲的航线。他们开辟新航线的主要动力是获取财富,尤其是黄金,所以在开辟新航路的同时开始殖民扩张。 第二问需要从扩张方向、活动区域、扩张特点几方面了解。可用表格的形式,以便于记忆即可。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自扩张的主要方向与所控制的航线的关系,并指出葡萄牙由于国小、经济落后,它所侵略的对象是文化发达的国家,所以决定了其扩张的特点不是全境占领,而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等方式掠夺财富。西班牙则是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欧洲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出示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问题二:结合相关内容和材料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 学生基本能回答出:直接掠夺财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 问题三: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学生回答:依靠殖民掠夺,欧洲殖民者获取巨额财富,这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问题四:殖民扩张的后果是什么? 从对亚、非、拉美人民和对欧洲国家两种不同的后果来回答。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资本积累”与“资本原始积累”加以区分:资本积累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变成资本投入新的生产;资本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使用暴力手段,强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殖民掠夺等,这是前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原始积累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另一方面是大量生产资料和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指出西班牙和葡萄牙虽掠去了巨额财富,但并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用在奢侈享乐上,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衰落下去。 二、辩论 该子目的内容讲述完毕之后,出示辩论题“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选择正方“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一组选择反方“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积极作用是次要的”。依据史实用10分钟左右时间辩论,教师予以小结。 (教师小结) 正方: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 1.加强了世界各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出现了价格革命,使按传统方式征收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受到损失,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位于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尼德兰、英国等西北欧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5.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园学说”的正确,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6.随着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人们的眼界和视野开阔了,加深了对某些内陆地区的了解。 反方: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积极作用是次要的。 1.欺诈性商品贸易形成不公平的世界贸易市场。 2.屠杀印第安人,在美洲实行种植园经济。 3.贩运黑奴,造成非洲上亿精壮劳动力丧失。 4.在亚、非、拉美掠夺资源与财富,成为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 5.西欧各国开始了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的斗争。 【总结、扩展】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由于这种联系建立在侵略、奴役的基础上,必将引起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反抗。 在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中,欧洲人到了许多大洲,跨越几个大洋,在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这些与地理、政治经济常识密切关联,它恰好是政史地三科有机渗透的结合点,同学们课后要深入了解,为高三学好文科综合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世界”是怎样被发现的,并分析其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a.经济根源──对货币的需求 b.社会根源──对贵金属的狂热 C.客观原因──旧商路阻断 2.条件 3.经过(地图或书中表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