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开始】 问题一:假如你是那时的航海家,要求有怎样的条件,才会出海远航?(见前) 问题一这样问,用的假设法。这是一种将历史人物进行角色变换,对其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判断或评价的方法。它是模拟“历史情境”的方法之一,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 先由学生自由回答,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补充回答。要点归纳如下: 教师:罗盘针的使用,使得远洋航行不至于迷失方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的历史需要我们来书写,所以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远航的条件具备了,但新航路的开辟更有它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问题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原因和条件属于“历史背景”,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一般方法,原因可分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或外因、内因,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原因等。条件有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或体现于社会各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然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内容。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应回答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商业危机的出现,使西欧国家被追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对于商业危机的出现,教师应进一步说明,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东方商品运到地中海东岸,再由此转运到欧洲各地,所以欧洲商路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成为主要贸易中心,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对于第二问,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需求增加,其他三条是社会根源,而导致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根源。另外指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以加深理解。 在分析完原因后进行学法指导,如经济原因与上一节内容联系起来更易于记忆;对黄金需求同样是联系记忆,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利用图表结合方法或由学生上黑板就空白图完成,着重掌握开辟的几条新航线。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记忆时利用谐音、形象记忆等方法记忆。然后教师指出,在开辟新航路时走在前列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问题三: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头?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相关地理知识来思考,要点归纳如下: 1.都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同时西班牙、葡萄牙在地中海的边缘地带,要购买东方商品就要向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中间商付出很高的价格。所以西、葡两国特别关心寻找新航路,以便能够直接对东方贸易。 2.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 3.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需的装备和费用。 4.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以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衣天主教。 问题四:新航路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基本上能回答出: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商业革命”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需强调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二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贸易中心。“价格革命”强调其作用:壮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下一目的内容,继续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影响: 1.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5.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但这种联系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密不可分,导入下一目。 另外,为方便学生学习,“商业革命”表现可从四个方面浓缩归纳掌握:贸易范围扩大,地区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出现,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用“3·3”法掌握:影响3种人(资、封、农),壮大3个国家(英、荷、法)。 【课堂练习、讨论】 阅读下列材料 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看法:(其中一种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 ──本课本第6页注释 请回答: 1.从材料上看,郑和远航哪些方面超过了哥伦布和达·伽马? 2.用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想一想,为什么郑和远航产生的影响反而不如哥伦布? 这是一道综合型的题,1.是要求通过对比,找出郑和远航的特点,这相对较容易。2.是用史实说明论点题,有一定难度。3.是“创新训练题”,开启学生深层次的分析思考能力。 学生讨论、回答完后,教师小结如下: 答案:1.郑和与他们相比,从时间上来看,要早半个多世纪;另外次数最多,船只最多,船也最大,参加远航的人数也最多,还有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最广且设备先进。 2.①哥伦布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主动横渡大西洋。郑和、迪亚士的航行是沿着近海航行。②哥伦布航行时缺乏必要的航海资料,是凭自己的航海经验和宏观上对地圆学说的信念驶向辽阔的未知水域,充分表现了其自信与胆识。③只有哥伦布的航行及其“发现”,才真正打破了美洲大陆的孤立状况,将世界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打开了世界市场。决定历史的是至高无上的经济力量。 3.郑和远航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说明】 第二课时的内容即该课的第二个子目“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同第一课时一样,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概述他们殖民活动的情况。 问题二:结合相关内容和材料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 问题三: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问题四:殖民扩张的后果是什么? 以上内容讲述完毕后,可出示课堂辩论题(用时10分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