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早期儒学的创立 (1)创立时间:春秋晚期。 (2)创立人物: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① 孔子生平:春秋末期鲁国人,言行载于《论语》,后世尊之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 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展示资料 —— 孔子。 材料一: 材料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问题设计:材料二中,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 ◆ 参考回答: 讲析:孔子这段言论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 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② 孔子思想: ②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手段 ①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主张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道德思想 “克己复礼” 克制自己,恢复“周礼”,使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保守 学说 ①为政仁德: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体现民本思想 ②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 思想 内容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意义 ①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学术下移运动。 ② 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③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人性思想 “性相近”; ③ 文献编著:《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儒家“六经”。 ※ 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展示资料 —— 孔子思想学说的影响。 ◎ 问题设计:请说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国内外产生了什么影响? ◆ 参考回答: 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 问题设计:我们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 ◆ 参考回答: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地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 2、早期儒学的发展 (1)时间:战国时期。 (2)代表:孟子和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 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展示资料 —— 孟子和荀子简介。 ① 孟子、荀子思想学说: 代表 基 本 观 点 孟子 生平 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孟子》,后世尊称之为“亚圣”。 政治 思想 ①主张实行“仁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② 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 观点 ①“人无有不善”——“性本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②主张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 生平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荀子》,杂取百家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政治 思想 ①主张施政以“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②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舟民水”,体现了民本思想。 伦理 观点 ① 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本性是恶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