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结果 最终失败 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