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毛泽东教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一)抗日战争时期
    1、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2、作为
    A、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八一宣言(1935.10):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世纪30年代,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毛泽东时刻关注国内时局的变化,即使在长征途中,他也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时局变化的新闻。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国内各阶级、阶层的政治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②瓦窑堡会议(1935.12):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12)
    B.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和进行持久抗战
    ①洛川会议
    ②《论持久战》
    C.延安整风(1942)
    20世纪40年代初,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团结,
    D.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在革命实践上,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新时期革命策略的转变;在革命理论上,毛泽东通过《<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通过整风运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萌芽 农民问题研究
    初步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成熟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确立 党的七大
    (二)、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45-46)
    1、背景:抗日战争结束,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党独裁
    共产党:各派和谈,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努力:
    重庆谈判,与国民党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
    (三)、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1、过程
    ①第一年(46.6—47.6):防御,粉碎国民党进攻
    ②第二年(47.6—48.8):反攻,(决定性的)
    ③第三年(48.秋开始):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2、胜利:(标志……?)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意义:
    ①国内:结束了…… ,实现了……,开辟了……
    ②国际: 新中国的诞生使……
    四、领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中国的成立
    2、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措施:
    a土地改革
    b和平解放西藏
    c镇压反革命
    d三反五反运动,
    e抗美援朝战争
    3、改造时期(1953---1956)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背景:
    国内: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工业化全面展开
    国际:中共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开始探索自我特色道路
    (一)正确探索
    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度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只有一个苏联可供学习。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存在着自身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来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1、《论十大关系》(195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一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 党和非党的关系八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
    十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2、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政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4、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5、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6、1957年整风运动
    (二)失误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大跃进”运动
    4、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纠错:1961年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六、晚年岁月
    1.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和他对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估计息息相关的。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实践,使毛泽东很快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为此,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全面、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这场“大革命”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是因为它首先是从文化领域的大规模政治“批判”开始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