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概况和特点;在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实业家;中国无产阶级壮大的状况及影响。 2. 能力方面: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原因与结果的能力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壮大。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要想发展必须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2)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壮大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为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2.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和如何评价“实业救国”的思潮。 教学方法:讲解法 提问法、启发法、讨论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辛亥革命去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生:(回答) 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内容。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什么时候了一个有初步发展的? 生:(回答) 师: 到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1.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60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其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中,专门有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这些措施分别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 生:(阅读材料后回答) 师: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封建障碍。 师:孙中山的倡导,与政府的法令,激发了更多的人投资于近代工业的热情,出现了与民主共和并存的“实业救国”的进步思潮。一些头脑灵活的开明绅士认为发展实业的有利时机到来了。宣传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海外华侨也纷纷投资于国内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之势。这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2.“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请同学们想一想,1912年的世界局势又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进出口货物量变化的示意图,资本主义各国对华商品输入和中国商品对外输出各呈怎样趋势?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见多媒体显示) 生:(看图表后回答) 3. 一战中欧洲列强放松侵华 师:欧洲列强均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战争的消耗使它们需要商品作为补充,而远离战场的中国恰恰能够提供其所需的一部分商品。因此,外部世界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再给同学们提供一张图表,从这张投资曲线表上可以看出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在我国投资有什么特殊的现象。(见多媒体材料显示) 生:(看表后回答) 师:大约到1919年,日本在华势力已能与雄踞列强之首的英国势力均力敌。所以,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集中在反日侵略上,重点在反对日本的经济侵略上。 4. 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师: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而每日均有箱车装满国货,沿途摇铃,大呼‘中国人要用国货’。”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实业救国”已不仅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在这样有利的内外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它“短暂的春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