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案 【课标要求】 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认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 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恢复国家经济、抗美援朝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认识毛泽东等为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讨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和深刻教训。 能够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考,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应收集阅读有关毛泽东生平的一些文章和传记著作,加深对毛泽东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思考提示等展开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敬之情,增进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艰辛探索,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结论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正确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走过的弯路,培养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毛泽东不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新的探索。 难点:认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了解毛泽东“左”倾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全面客观地评价毛泽东。 【教学过程】 [感受毛泽东] 人民心目中的毛泽东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是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中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网民谈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网民谈 毛泽东是20世纪的伟人。就近代中国来说,从20年代到70年代,可以称作是“毛泽东时代”。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历史舞台上,毛泽东唱了主角,每个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都留下了毛泽东的印记。这不是夸张,而是历史事实。 ——赵福亭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毛的一生,也许超过所有其他人,已经使全世界的穷人产生了强烈的和日益增长的革命要求。他发动了全球性的斗争。 ——尼克松之女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尔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他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不等式:毛泽东>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是20世纪的魅力超群的政治家。…… 他的经历,足以使他成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合为一体的中国革命的化身。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R·特里尔 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 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力,他是灵活的,愿意变革和学习,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个转折点上。他等待着那个最低点,然后在车轮向上转动时采取行动,不太早,也不太晚。他跟着历史来引导历史。 ——美国记者海伦·斯诺 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 ——法国前总理富尔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毛泽东生于1893年,逝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的一切事情几乎都翻了个过儿。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象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传给新的一代,而他们并未感到象毛泽东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他活着。他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弟看上去更象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没有失去一只胳膊,一条腿或一只眼睛。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外国友人说 一、青年毛泽东---------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诞生于苦难深重的时代 毛泽东诞生于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代。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其屈辱的《马关条约》,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清廷顽固派血腥镇压了。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廷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民国,然而袁世凯的窃权让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这一系列事件深深刺激了一批爱国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时代赋予热血青年的重任,毛泽东正是这些热血青年的代表和后来的领导者。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时势造就了毛泽东的个人品格,毛泽东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一代伟人的,这是历史的一种必然。 2.青年时代立下宏志:救国救民,改造社会 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打下基础 ⑵创办新民学会:立志改造社会 16岁以前,毛泽东接受了六年的传统教育,在私塾学习儒家典籍。 1910年秋天,在亲友们的劝说下,毛泽东的父亲同意了他进洋学堂学习的要求。毛泽东走出了韶山,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临行前他改写的一首诗,说出了他的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先是在湘乡县接受新式教育,后是在长沙自修。投身于广阔的世界之中,毛泽东的眼界大开。他已从一个乡下少年变成了一个不乏阅历的青年,而且开始面对现实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了。 从1913年到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对毛泽东的一生影响巨大。他不仅在这里打下坚实的学问基础,而且一师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及让师生始终关注时局和社会变动的学风,也使毛泽东为自己确定了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而寻求真理的读书目的。在这几年里,中国经历了袁世凯的卖国、复辟和北洋军阀的纷争和割据,在如此令人苦闷和困惑的时代里,进步而爱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寻求真理。陈独秀扛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个热情讴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他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并获得了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