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一目的教学。本栏目升华和归纳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的理性认识。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又要选取一些资料,把理性的内容直观化,如选取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在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趣的讨论,如我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对我的几点启示,也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如毛泽东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影响、毛泽东思想与新时代的青年,也可拟定题目,如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初探、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或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等,鼓励学生进行有关学术研究的尝试。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小结,教师可选取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片断作为结束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本课的学习可以这样导入:
    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案例二 学习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时,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请学生观看录像:
    场景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场景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场景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场景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案例三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时,可以这样处理:
    教师先阐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然后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请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准,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成就来进行说明,以培养学生用史实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问题三、请举例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选取典型的代表人物,说明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联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说“直攻长沙”大城市是教条主义?
    解题关键:中国与俄国的国情不同。
    思路引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答案提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势力十分强大。因此,在中国坚持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的经验,就是教条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
    思路引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有其必要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答案提示: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解题关键: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思路引领: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答案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略
    2.阅读与思考
    原文略。
    思考提示:理解刘少奇报告的关键是要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
    (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崔衍东  济宁一中 李成顺)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过去有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当着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就发展;而当着革命是脱离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时,革命就失败,就后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及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曾经产生了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而列宁主义,不但曾经指导俄国人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而且指导了与正在指导着世界人民去获得解放。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学生,毛泽东同志所做的,也正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便产生了中国的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也指导了与正在指导着中国人民去获得彻底的解放,并对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特别是东方各民族的解放事业,作了有益的贡献。
    ──刘少奇《论党》
    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这正如马克思的情况一样。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时候说,现代无产阶级只是依赖马克思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的解放条件。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的个人的尊敬;而尊敬,当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
    2.课文注释
    毛泽东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但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全会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正确解决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加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成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思想,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前者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后者所吸收,成为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并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也是激励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它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全面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并启迪和孕育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这是毛泽东在1926年写就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早发表在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4期,以后又在1926年2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第2期和3月13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刊《中国青年》第116、117合刊发表。1951年9月在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毛泽东根据《中国青年》版做了局部修改,并把它放在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内容:(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必须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分析。(2)中国社会各阶级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极端的反革命派;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有矛盾的态度;小资产阶级,有左、中、右三派,在平时,左派支持革命,中派中立,右派怀疑革命,但在革命高涨时均会参加革命;半无产阶级,极易参加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游民无产者,如引导得法,可成一种革命力量。这篇文章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它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以及领导力量等问题,明确地指出了革命过程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从而澄清了革命队伍当中的许多模糊的认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从1927年1月4日开始,毛泽东考察了湘潭、湘乡、衡阳、醴陵、长沙五县。历时32天,行程七百公里。回到武汉后,着手撰写考察报告,并于3月完成。全文有两万多字。《报告》叙述了湖南农民所做的十四件大事,认为都是革命的行动和志愿自主革命的措施。《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指出了在农村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的基本思想,通篇贯穿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他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大方向始终没有错,并列举农民协会所做的十四件大事,以此来批判反动阶级对农民运动的责难。经过这次考察,毛泽东更加肯定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说明农民问题是决定中国革命全局的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组织和依靠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它连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文章,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正确路线的重要代表著作,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物──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计755名,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9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44名。6月11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这次大会系统地总结了24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出党的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作了阐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从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的矛盾出发,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科学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正确方针,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纲领性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这是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原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篇讲话记录整理成文后,于一九五七年三月三十日报送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五月上旬至六月中旬,毛泽东对讲话整理稿作了多次修改和补充,并多次征求党领导同志的意见。五月七日,毛泽东在第一次修改稿上,将题目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六月十七日最后定稿。六月十九日,在《人民日报》上首次公开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包括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它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追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起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