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主要是从罗马城的建立,了解罗马文明的开始。
    (2)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城──“七丘之城”。
    一般认为,罗马文明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王政时代大体相当于教科书介绍的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共和国时代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帝国时代从公元前1世纪一直到公元476年。
    共和国时期,为了防止外敌入侵,罗马人不仅将罗马城进一步扩大,还为此修建了周长10公里,厚近4米、高7米多的城墙,并在地势险要和交通要塞之处建造了坚固的城门、塔楼、碉堡等工程。整个工程于公元前378年完成。至此,罗马城把周围七座山全部纳入城内,使罗马成为“七丘之城”。在此后的近千年里罗马城没有被敌军攻克过,可谓固若金汤,由此获得“永恒之城”的美名。共和国时期罗马城建筑的突出特色是以防御为主。
    (3)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城。伴随帝国统治的建立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资源的充足和奴隶劳动力的丰富,罗马人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达到辉煌的顶峰,蜚声世界。罗马城更是汇集了这一时期罗马人建筑的精华。
    本目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罗马城的发展历史,为认识古罗马城建筑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提供比较清晰的历史背景。建议教师处理本目教科书内容的着力点可以采用──发展线索:简洁、清晰;具体内容:详罗马城的建立,略罗马城的发展,显帝国时期罗马城的辉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这份世界遗产学习的热爱和珍惜。
    第二目“古罗马的象征──大斗兽场”是本课学习重点之一。教科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斗兽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然后从大斗兽场的外部特征到内部结构逐一进行了比较详细地介绍。这座斗兽场有很多别称需要学生知道。因其规模巨大,被称为科洛西姆竞技场,拉丁语巨大之意;因其形状椭圆形,被叫做圆形竞技场;因其主要用途为斗兽和角斗,又叫斗兽场或角斗场。本目教学,要学生通过对大斗兽场的建筑价值的了解,认识古罗马人在建筑方面对人类的贡献,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风貌。
    (1)大斗兽场的建造──了解历史。这座斗兽场,是为纪念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兴建的。从公元72年开工建造,到公元80年完成,历时8年,动用几万名战俘,所用材料全部是水泥和砖石。它的外墙高约48.5米,长径约188米,短径约155米,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从基层到高层,共60圈座位,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
    (2)大斗兽场的结构──认识历史。从外面看,它共分为四层,其中下三层采用的是柱式与拱门联合结构,每层都有80根立柱和80个拱门。底层的拱门用作入口。第四层的结构,装饰简单,仅设以长方形的窗户。
    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大斗兽场外貌的建筑风格,和罗马人对人类建筑学的贡献。可以请学生首先观察大斗兽场的外观,然后进行语言描述。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有序性和描述的条理性。可以从整体到细微,从下部到上层,从希腊建筑特色到罗马建筑风格等方面逐一观察和畅谈对大斗兽场建筑的理解。在学生对大斗兽场具有一定感性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大和巧两个方面深入认识大斗兽场的历史价值。
    大:指的是斗兽场的规模空前大。斗兽场的遗迹,在罗马人曾经统治过的欧、亚、非地区都可以见到,其中最大的斗兽场是坐落在罗马城内台伯河东岸的这座圆形大剧场。它彰显了罗马帝国的强盛,是罗马帝国辉煌的历史见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出示罗马帝国时代各地斗兽场图片突出大斗兽场的规模宏大。
    巧:据说数万观众不出10分钟便可完全退场,这得益于建筑物的哪一部分设计?(底层80个拱门。)这座斗兽场,远看给人气势磅礴之感,近看又错落有致虚实相间,这又得益于建筑物的哪一部分设计?(希腊柱式建筑风格与罗马拱门式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内部结构布局的精巧更是让现代建筑家都叹为观止。请学生阅读教科书本部分内容,体味建筑设计的巧妙。由于这座建筑物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最佳体现,文艺复兴以来,成为各国建筑家们的向往,现代体育场馆的先驱。
    (3)大斗兽场的用途──铭记历史。大斗兽场记载了古罗马人一段残忍的历史,它是罗马暴政残忍的历史见证。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让战俘、奴隶在斗兽场和野兽搏斗,让角斗士彼此残杀,罗马人则在高高的看台上如痴如醉,目睹一批批的动物和角斗士在极限挑战中死去。他们为什么崇尚这种娱乐活动,大斗兽场如何走向了灭亡?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寻找历史答案。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文明总是不断地战胜野蛮。大斗兽场是历史的见证,它的矗立也时时提醒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第三目“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教科书主要从广场的建立、广场的结构和广场的历史价值三个方面,对图拉真广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教学时可以将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本目的素材,认识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的历史价值。
    (1)广场的建立。广场是古代罗马非常重要的公共建筑,罗马人政治、经济活动场所。从恺撒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在罗马城内修建广场。到图拉真统治时期,由于找不到一块可作广场的平地,只好将数十米高的坡地挖平,才获得一块面积几乎等于以前几个广场总合的宽阔场地。它长达300米、宽200米,今天看起来它还不如我们的一个标准体育场大,但是,在罗马人的眼里这已经是叹为观止的了。
    (2)广场的结构。广场的设计师是一位希腊工程师,他曾随图拉真远征西亚,担任军事工程师。他设计的图拉真广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进入极富罗马建筑特色的拱门,首先见到的是庭院,正中是图拉真的青铜骑马雕像。庭院外墙左右两边是图拉真市场。第二部分是乌尔皮亚大厅(乌尔皮乌斯是图拉真家族之姓)。第三部分是两个相对的图书馆,两馆之间是图拉真纪功柱。
    (3)广场的历史价值。第一、宣扬皇权思想。广场是罗马帝国疆域空前辽阔,统治达到顶峰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广场规模的空前宏大,纪功柱上图拉真远征的场景。第二、服务市民思想。具体表现是图拉真市场的设置,这也是图拉真广场最具创新意义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学思之窗】的内容,开展学生活动。图拉真广场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大部分都已变成一片废墟,但是图拉真广场多层商店至今保存完整,并且与现代购物中心极为相似。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是后人认识古罗马历史的重要资料。
    第四目“雄伟的万神殿”。古罗马人认为,一切事物,甚至每一个人的每一种具体活动,都包含有某种神秘的内在力量或精灵,所以,古罗马人信仰多神教。古罗马的神,有些是罗马及其周围邻近部族原有的,有一些则是外来的。古罗马时代,最受人尊崇的神庙是万神殿。
    这一目教学内容,从万神殿的宗教特色、建筑风格和特色、历史地位等角度向学生呈现了万神殿至今令人向往的魅力。
    (1)宗教特色。名称虽然是万神殿,并不是所有神都崇拜。万神殿只是供奉以天上的星宿为代表的希腊、罗马的天神。
    (2)建筑风格和特色。万神殿大门口有16根巨大圆柱,带有浓厚的希腊色彩。但是它的后部却是罗马的圆形建筑,将古希腊建筑同罗马建筑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罗马人的一大创造。
    罗马万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除大门外的唯一采光洞。圆顶之下除边墙外无任何支撑物,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便不自觉地要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唯一通道。
    万神殿的修建标志着罗马建筑设计艺术和工程艺术的高超水平,也象征着罗马世界帝国的气势。
    (3)历史地位。它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罗马建筑。万神殿建筑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远。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的私人住宅,以圆顶圆厅为中心,北京清华大学大礼堂建筑蓝本为万神殿。搜集现在我国著名建筑物,从中能否发现万神殿建筑的影响。
    对本目教学,建议采取由近及远的方法,即先向学生提供现实生活受到万神殿建筑风格影响的不同建筑物,引导学生发现共性,然后请学生观看万神殿,分析万神殿,感受万神殿,从中体会罗马人的万神殿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第五目“众多的凯旋门”。凯旋门是纪念胜利的拱门,古罗马建筑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们独立于其他建筑群,矗立于欢迎凯旋队伍经过的大道两旁。教科书首先宏观介绍了修建凯旋门的原因,凯旋门的兴盛和代表作。然后详细介绍了提图斯和君士坦丁两座最优秀的凯旋门。
    (1)修建凯旋门的原因。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主要原因是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果,所以罗马千余年的历史就是不折不扣的一部战争史。他们崇尚勇敢,总是想方设法地鼓励人们勇敢地对外征战,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为得胜的将军举行凯旋式。修建凯旋门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罗马人炫耀对外战争胜利与战功的纪念性建筑。最昌盛时期,罗马城内有36座凯旋门。
    (2)最优秀的凯旋门:提图斯和君士坦丁凯旋门。
    公元81年,提图斯皇帝为纪念镇压犹太人起义的“胜利”,在罗马广场的东南角首次建立了一座凯旋门。这座凯旋门形制比较简单,单拱门,门道两边配以希腊圆柱,上承一道顶阁式短墙。高15.5米,宽13.4米,厚4.8米,整体显得庄重秀丽,被建筑学家公认为最具古典精神的建筑。尤其是它的雕刻极为精美,是罗马城中现存古典浮雕艺术的杰作之一,被意大利人视为国宝。
    君士坦丁凯旋门,已经不是传统的一条门道而是三条门道。高20.6米,宽25米,四周上下均装饰精美的各种浮雕像。由于它矗立在罗马城中心,建筑具有时代特色,被视为凯旋门的代表。
    凯旋门反映了罗马人对征服者炫耀武力和威力的心态,展示了罗马建筑艺术的高超,是罗马在建筑方面庄严、隆重的典型。
    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将提图斯和君士坦丁凯旋门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凯旋门建筑的发展;还可以将法国凯旋门与古罗马凯旋门进行比较,从中感受古罗马建筑对世界的影响。
    有人说,仅是领略罗马地面上看得见的文化遗迹,哪怕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怎么都不够,更不必说那些室内(博物馆、教堂、宫殿、府邸内部)和地下的遗产了。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家不难发现每一座古罗马建筑物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当它们一起进入我们的视线以后,又能发现很多带有共性的内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又是什么?
    第一、罗马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并达到那个时代的顶峰,对后期欧洲建筑乃至世界建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每一座罗马建筑遗迹都是一本无声的史书,它显示了帝国的强盛与富足,是罗马帝国威严与权力的象征。
    继承优秀,弘扬传统,独树一帜,是古罗马建筑不灭的灵魂。古罗马文明是人类的骄傲,罗马是人类的“永恒之城”,古罗马建筑的式样和风格在世界上影响了整整几个世纪,难怪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西方历史的真正开端可以说发轫于古罗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