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科技战略的发展 四、五十年代的科技规划;六、七十年代的科技发展;八、九十年代的科技发展 通过学习科技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正确性。 通过学习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了解对科技发展的决策与科技事业的进步之间内在联系及人才对科技发展所起的突出作用。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建国以后科技成就的认识,了解中国科技的领先和差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奋读书的志向。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一星”及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四、五十年代的科技规划 2.六、七十年代的科技发展 3.八、九十年代的科技发展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2.载人航天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重点:863计划、“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难点:科技战略的发展的侧重点;杂交水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具体授课方式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最好结合图片和录象资料进行讲述,把抽象的史实具体化,形象化,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课堂上多注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问题中,在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