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回纥到回鹘”一目,教材着重讲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①回纥的强大。(投影:地图《唐朝后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回纥是铁勒诸部之一。隋代到唐朝初年,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臣属于突厥汗国。因不堪忍受突厥贵族的奴役和压迫,回纥一再进行反抗。627年,回纥人民在其首领菩萨领导下大败东突厥,声震北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受薛延陀控制。回纥协助唐朝击败薛延陀以后,尽据其地,唐朝在那里广置羁縻州,并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以其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回纥日益兴盛。②回纥汗国的建立。744年,回纥联合后突厥统治下的其他各部灭后突厥,不久尽有其地,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骨力裴罗遂统一漠北,建立起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强大的回纥汗国,建牙帐于乌德山。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①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可汗接受了唐政府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757年,葛勒可汗遣子叶护率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762年,回纥第三代可汗牟羽可汗助唐讨平史朝义。自758年唐肃宗将亲生幼女宁国公主嫁与回纥葛勒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唐德宗女儿咸安公主、唐穆宗的妹妹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足见唐朝与回纥(回鹘)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回纥(回鹘)与唐朝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战事。②回纥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回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大足羊和骆驼。游牧民族的单一经济,使交换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纥与唐朝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其交换有“贡赐”与“互市”两种形式。贡赐是回纥以朝贡方式向唐进献马匹、毛皮等土特产,唐廷则赐予绢帛等中原物品,这是特殊形式的商业贸易。互市,以绢马互市和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马绢交易每年以马数万匹易绢数万匹,可见规模之大。利用互市、朝贡等方式居于中原的回纥人还经营高利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到8世纪时,原来逐水草而居的回纥人,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立城市、宫室,逐渐定居下来。前苏联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回纥汗国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合剌巴剌合孙城等。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合剌巴剌合孙城遗址的规模、建筑风格及许多装饰物具有鲜明的唐朝特点。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也影响到回纥,摩尼教由中原传到回纥并被其定为国教。回纥还采用了唐开元历。长安、洛阳的汉人喜穿回纥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3.回鹘汗国瓦解及民族西迁。788年,回纥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瘟疫流行,又遇暴风雪,羊马死亡很多,民众流离失所。840年,居住西北的黠戛斯10万骑兵进攻回鹘牙帐,杀死可汗、宰相,掠其财物,回鹘汗国瓦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移,有的西迁西州、龟兹,在高昌建立高昌回鹘(或称西州回鹘)汗国,后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改称“畏兀儿”,这一支就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这一支是今裕固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哈剌汗国。 五、“靺鞨和渤海国”一目,教材叙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1.靺鞨族的生活。靺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