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为两课时。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二、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突厥的崛起和衰落”一目,教材着重写了以下四个问题:
    1.突厥汗国的建立。732年建立的《阙特勤碑》中,突厥可汗自称“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突厥与回纥同源,属于铁勒的一支。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辖境“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中亚里海)万里,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可汗牙帐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突厥汗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它制定了官制、兵制和刑法。
    2.突厥的经济生活。教材概述了三个方面:第一,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于此,其中以羊、马为主。祭祀鬼神、婚丧庆吊、往来酬答,均以羊、马作为牺牲和礼品。588年,突厥部落首领一次贡马达万匹,羊2万只,驼、牛各500头。可见其畜牧业的发达。第二,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5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周书·突厥传》记载的兵器有弓矢、鸣镝(响箭)、甲(长矛)、刀剑及“金镞箭”“金狼头”等。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前苏联考古学家从突厥墓葬中发掘的大量文物,说明突厥锻冶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第三,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588年,都蓝可汗遣使隋朝,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关市,进行贸易,隋文帝下诏准许。唐初,突厥与唐朝虽屡有战争,但彼此间的互市并没有断绝。与突厥互市,内地得到牛马,促进了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27年,唐玄宗曾开发西受降城与突厥互市。突厥以大批的牲畜交换唐朝的大宗布帛、绢缯等,马的输入,对中原地区马种的改良和养马技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581年,突厥佗钵可汗死,汗室内讧,形成沙钵略、阿波、达头等可汗并立局面。582年,沙钵略率诸路可汗兵马进攻隋朝。583年隋出兵反击,沙钵略败走。达头、阿波等联合进攻沙钵略,形成独立的西突厥,突厥由此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这是本节重点之一,教师应着重讲清以下两个问题: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拥兵百余万。颉利可汗不断向南进扰,劫掠财物、人口。唐初有人向高祖李渊建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李世民反对,力主积极防御并进行反击的准备。629年,唐朝政权稳定,关中丰收,而东突厥内部颉利与突利二可汗之间矛盾重重,又遇连年雪灾,牲畜冻死,人民忍饥挨饿。唐朝反攻东突厥的政治条件已经具备,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分六路进攻东突厥。第二年,颉利遁走,遣使佯言请和。李靖乘胜追击,生擒颉利可汗,俘众十余万,东突厥灭亡。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建议,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在东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西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安置十多万内附突厥人。又在原先颉利可汗所统辖的地区置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其余约万家入居长安,其首领皆拜将军、中郎将,其中五品以上的高官达百余人。对颉利可汗,也归还其家属,赐以良田美宅,授予右卫大将军职衔。讲到此处,教师可引一条资料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即李渊在唐太宗宴请大臣的宴席上说过“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反映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指出: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李渊在宫廷宴席上看到颉利可汗即兴起舞,南越首领冯智戴咏诗,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它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②唐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西突厥射匮可汗继位,他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至西海,玉门关以西的一些地方政权都服属于他。618年,射匮死后,其弟继位称统叶护可汗。他把汗庭迁到石国(在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授西域各国以颉利发的称号,向各国征税。阿史那贺鲁可汗时,亦屡次进扰西域各国。西突厥由于称霸西域,奴役当地各少数民族,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威胁着唐朝。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管辖,保护中西商路,唐朝与西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一步先取西域天山南路诸国;;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削弱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第二步,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西突厥。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