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段材料井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的国内、国际条件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材料二:
    回首这十三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我们能取得这样的胜利,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靠的是党的高度团结统一,靠的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
    材料三: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
    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正像同学们所说,需要的国内条件有很多,比如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政治要稳定等,但最重要的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为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
    需要的国际条件,最重要的则是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指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能握得拢,才能劳动。
    2.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要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第 l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
    (l)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教师设疑:为什么说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教材只是通过举例(自由和纪律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要求学生知道这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
    (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首先,统一离不开对立。第一,“依存”离不开对立。“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常说的“相比较而存在”。例如,“上”的性质和“下”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大”的性质和“小”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为什么“上”与“下”、“大”与“小”互相规定呢?因为上是与下对立的,大是与小对立的。上不会依存于大或小,因为上与大或小并不对立。可见,依存只是对立面之间的依存。第二,“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转化都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当我们说 “重”转化了,那肯定是指“重”转化成“轻”。只有轻重之间的转化,绝无重与高或低的转化。 因为重与轻是对立面,重与高或低不是对立面。
    其次,对立离不开统一。什么样的东西才互相排斥呢?必须是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排斥呢?例如,正因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有了后者的剥削,才有前者的被剥削,这两个阶级才是对立的,其利益要求是互相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排斥、斗争关系。这也说明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总之,对立和统一密不可分。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
    (2)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以学校为例,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由于事物范围大小的变化,原来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如果范围变小了,就变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原来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如果范围扩大了,就变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了。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矛盾法则,即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扼要强调,矛盾的含义;“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应注意的三点。
    课堂练习
    非选择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为易;不为,则易者也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用矛盾概念的相关知识回答:
    ①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②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提示
    ①天下事、做学问都有难易之分,这正是它们对立的一面;
    ②难和易相互依存,共处于天下事、人之为学之中,难易转化的条件关键在去“为”去“学”,只有立志去“为”去“学”,才能化难为易。因而学习贵在立志、贵在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