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解决办法 (1)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易于接受。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绘制结构简图,增强对图形的把握。 (4)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结构的特点。 (5)适时练习,巩固理解。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练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具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细胞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图像),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及细胞膜结构(图像),木材从河的上游随水漂向下游(图像),白糖随船从河的上游漂向下游(图像),船载着货物从河的下游开向上游(图像),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立体结构模型,试管及一块大绸布,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表格、文字),细胞及细胞核(图像),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变(图像),作业(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挂图、模型等,理解抽象结构的构成及特点。 2.阅读教材,包括文字和图形。 3.绘制分析结构异同。 4.比较分析结构异同。 5.完成课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 ①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②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 ③细胞质的组成。 (2)理解: ①细胞膜选择透过的特性。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训练目标 (1)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