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⑧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⑨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淡如菊文藏金
    刘心武
    我大声呼唤:“林大哥!心武看你来了!”他瞪圆眼睛望着我,稍许,现出一个非常强烈的笑容,笑完,我再呼唤,他再回应一个微笑,依然目不转睛地望着我。约四十分钟后,他仙去。这是2009年4月11日下午的事。三十年来林斤澜大哥一贯对我释放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光辉,他甚至把生命最后的笑容赐予了我,这笑容丰富的含义将滋养我的余生。
    在关于他仙去的报道里,出现了“近看像赵丹,远看像孙道临”的形象描绘,还有“怪味小说家”的提法,有“汪曾祺得到了充分评价,林斤澜没有”的喟叹,我很欣慰,因为这些形容、提法、感慨都是我曾公开表述过的,源头在我。
    年年春节要给林大哥电话拜年。2006年他接电话时呵呵大笑:“心武你怎么又暴红起来!你把你那红运分给我点好不好?哈哈哈-----”我的几次暴红林大哥都跟我开过玩笑。林大哥人淡如菊、与世无争,是口碑相传的。但他绝不装雅充圣,他跟记者说过也是俗人,对名对利并非一点也不在乎。我早在1980 年7月就公开发表一篇文章,称他的短篇小说如“怪味鸡”、“怪味豆”,可称“怪味小说”,我跟他多次细聊过他的一些作品,如《姐妹》,素描一对姐妹在抗日 救亡时代不同的生命流向,读后觉得“无主题”,“太朦胧”,却又“甚舒服”、“心被挠”,他很高兴,承认我算知音,但也呵呵自嘲:“你那‘怪味小说’的提法,煞费苦心,可是根本流传不开啊!”后来有黄子平写了很扎实的评论,用“老树的精灵”来浓缩对他的评价,可惜影响也很有限。现在尽管人们频频称道他的人品、文品,但究竟他在现当代汉文学短篇小说的美学贡献上达到了一个什么高度?还欠评论。
    林斤澜和汪曾祺有“文坛双璧”之称。但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汪响林谙的局面。我对汪非常尊重。但我必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他的评价似已到顶。依我看来,汪的第一贡献是执笔写出了现代京剧剧本《沙家浜》,把“三突出”的美学公式体现得天衣无缝。第二贡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等于是代其老师沈从文“ 继续写小说”,把中断了三十年的沈氏香火续上了。总体而言,汪的小说创作是前有师承、后有众多“私淑弟子”的。林斤澜却是绝对独家。前无师承,旁无流派,后无弟子。他非常孤独。而能乐呵呵在孤独的艺术追求中不懈地跋涉,这艺术骨气几人能比?
    其实张爱玲原也孤独寂寞。谁知夏志清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轰隆隆地把她和沈从文的价值呈现到金光眩目的程度。有人揭出夏写此书接纳了不洁的赞助,更指出他政治立场的问题,又说他那用英文写成的书沉寂了很久,到三十几年前才先在台湾后在大陆“引爆”,颇不以为然。我与夏先生有接触,觉得他是个性 情中人,是位值得尊重的学者。我读他那本小说史的中译本,就他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一段而言,确好比从荒原里掘出黄金,那评论的功力不能不服。尽管现在嫌张厌张贬张斥张的言论也理所当然地出现,但喜张迷张赞张崇张的风潮并未过去。一本被张自己宣布永不要面世的《小团圆》最近竟在海峡两岸隆重推出开始热销,便是证明。
    林斤澜人已去而作品尽在。他的短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那是一座富矿。而且可能还不是煤矿铁矿而是金矿钻石矿。期待有内地的“夏志清”出现,像把一度尘埋的沈从文、张爱玲及钱钟书的《围城》一书的价值开掘出来,先震动学界,继而推广到一般阅读者那样,让我们终于明白,林斤澜不是随便 赞他几声人品或对他的小说讲几句“好话”就能搁到一边的。神州大地,或许某一时段会因有评论家将他作品的美学价值挖掘出来而出现“林热”。
    有人或许会说,林的小说既然内涵朦胧风格怪异,恐怕不具商业价值,永难轰动流行。请问《尤里西斯》好懂吗?《围城》真那么好看吗?厉害的评论,会具有震撼力、穿透力,引导阅读,酿成潮流,而出版商和一般阅读者,都不会放弃机会,在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里大赚雅钱和附庸风雅,而我有一个很平实的看法:书商赚雅钱,读者逐雅潮,动机虽不够雅,却都有利于社会雅文化的养成。
    我想,敬爱的林大哥,这时一定在天堂里呵呵地笑我。
    (节选自2009年4月《光明日报》)
    17.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林斤澜的“笑”,有什么作用?(4分)
    18.作者在第四、五段用大量的篇幅写汪曾祺和张爱玲两位作家,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5分)
    19.结合文章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提到的相关观点,联系“雅文化的养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3分)
    20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25字)
    新华网温哥华2月20日体育专电孤军奋战的小将周洋突破三名韩国选手的封锁,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首次参加冬奥会就缔造了令人心醉的“纪录之夜”,为征战温哥华的中国代表团送上超越历史的单届冬奥会第三金。
    在冬奥会冠军、领军人物王蒙因为犯规无缘决赛的情况下,18岁的周洋以创奥运会纪录的两分16秒993率先冲过终点,中国女队朝着包揽冬奥会4枚金牌的宏伟目标挺进。韩国选手李恩星和朴胜义只能甘拜下风,拿走银牌和铜牌。
    在创纪录的成绩和创纪录的第三金之外,周洋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和第一个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冬奥会冠军。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说:“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说:“这还要感谢风雪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怒、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 文 答 题 纸
    14. (8分)(1)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3分)
    答:
    (2)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5分)
    答:
    15( 8分 )
    (1)
    (2)
    16(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7. (4分)
    18 .(5分)
    19 .(6分)
    20 .(3分)
    2010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形近音近字的识记,所考词语均为常见易错的。A旖、倚都读yǐ,其余分别读jī和jǐB哺、捕均读bǔ,其余读fǔ和pūC浸、噤均读jìn,其余分别读jìng和jīnD分别读diàn、zhēn、niān和zhān)
    2、B(A.浮想联翩 出奇制胜C.集腋成裘 苦心孤诣D.明火执仗 声名鹊起)
    3.D(“坦承”是指坦率地承认,“坦陈”是指坦率地陈述,这里是美国军方坦率地陈述,而不能是承认什么;“启程”多用于书面语,“动身”多用于口 语,新闻报道的语言应是书面语,故选“启程”;“不只”是副词,不但,“不止”是动词,意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范围,此处后面有“更”和它照应,所以应是 副词;“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面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词语呼应)
    4.B(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 活简朴。现形容贫穷。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也可指天下安宁。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渺小, 现多形容做事时因为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 B A 搭配不当 C 赘余重复 D 语序不当
    6 D
    7.A(A项强调“实证”和“已然”,无需想象力,因此和“史学最需要想象力”不能构成因果关系;BCD三项中的“史料不足(空缺)”“湮没(割断)历史”“根据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均和题干构成因果关系。)
    8.D(A,钱锺书此言是为了说明文学更具有想象力,而史学则不能。并非批判否定史学功能和价值。B,作者是为了说明史家在没有充分史料的情况下, 也要“言”,只是要“慎言”。C,胡适并无此意。作者用胡适的话作为论据,是为了证实权威史家重视“史学需要想象力”这一中心论点。D,史学研究的任务不 是还原历史原貌,而是探寻历史规律,为现实服务。)
    9.D(A项中的“任意想象”不符文意,从前文看,作者说要“慎言”。B项“勇于立言”与原文内容相悖。C项“无需根据史料进行想象”不符合文意。)
    10.C(臣:使……臣服)
    11.C(C均为动词,担任,做。A连词,以便/连词,而;B副词,竟然/副词,才;D连词,于是/介词,凭借)
    12.A(②是高帝对刘敬的封职;④是高帝最终所采取的和亲策略,并不是刘敬所提倡的做法;⑤是当时关中的客观形势,并不能表现出刘敬的才智)
    13.B(不是在“广武”遭围困,而是在“白登山”)
    14①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使者都斩首了。( “辈”,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②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他们,趁机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鲜”“ 数”“遗”、“风谕”各1分,倒装句式1分)
    15.⑴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17.(4分)⑴造成虚实相映、首尾呼应之势,突出了林斤澜一惯的笑对人生的精神品格;(2分)
    ⑵表现林斤澜临终见到“知音”的欣慰之情,突出了两人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2分)
    18.(5分)这两位作家的轰动和林斤澜的际遇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林斤澜艺术创作的孤独寂寞(1分,说明林斤澜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1分);表现出作者对林斤澜小说价值没引起关注的深深遗憾(1分)和对其文学价值得到认同的热切期待,(1分)
    19.(6分)答案示例:⑴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1分)。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借助高手的评论宣传可以引导形成阅读潮流(2分),书商看准商机,大量印刷,可以解决人们的阅读渴求(2分),客观上能够促进社会雅文化的养成(1分)。
    ⑵作者的观点是偏面的(1分)。雅文化的养成,靠的是雅文化自身的魅力(2分),仅靠宣传造势和书商对利益的追逐,只能红火一时(1分),对雅文化的养成起不到持久的推动作用(1分)。(结合作者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20.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参考译文:
    汉高帝七年,韩王韩信叛汉,汉高帝亲自去讨伐他。到达晋阳时,得知韩信与匈奴勾结要一同进攻汉朝的消息,高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匈奴把他 们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出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进攻。高帝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 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已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虚弱的假象,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 我私下认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这时汉朝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二十多万大军已经出征。高帝(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刘敬道:“齐国孬种!仗着口舌得 了官职,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就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于是继续前进,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把高帝围困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 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回到广武县,便赦免了刘敬,对刘敬说:“我不听您的意见,因而被困平城。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使者都斩首 了。”于是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称为建信侯。
    汉高帝解除了平城的围困返回朝延,韩信逃入匈奴。这时,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强大,射手有三十万,屡次侵扰北部边境。高帝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 刘敬对策。刘敬说:“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因战争而疲惫不堪,无法再用武力去征服他们。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父亲的许多姬妾做自己的妻 子,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然而又怕陛下不能办到。”高帝说:“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 但是该怎么办呢?”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做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他知道是汉帝皇后生的女儿嫁给他又送来丰厚的礼物,蛮 夷一定爱慕太公主而把她做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将来接替君位。
    为什么要这样办?因为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财礼。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他们,趁机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 冒顿在位,本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我们汉朝的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军队可以不出战便使匈奴逐渐臣服了。如果陛下不能派大 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是嫔妃假冒公主,他也会知道,就不肯尊敬、亲近她,那样就没什么好处了。”高帝听后说:“好的。”就想送大公主去匈奴。吕后得知后 日夜哭哭啼啼。对高帝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您怎么忍心把她抛弃给匈奴!”皇帝终究不能送去大公主,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做妻 子。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称说:“如今陛下虽然把都城建在关中,但人口实在少,北边靠近匈奴敌寇,东边有六国的诸侯的宗族,宗族势力很强,一旦发生事变, 陛下是不能高枕无忧的。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国内平安无事, 可以依靠他们防备匈奴;若所封诸侯王发生动乱,也能率领他们东进讨伐。这是加强中央权力而削弱地方势力的方略啊。”高帝说:“好。”于是派刘敬按照他自已 提出的意见把十万多的人口迁到了关中定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