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万壑hè 渚清zhǔ 猿猱náo 飞湍tuān B.潦倒liáo 千载zài 扪参mén 咨嗟zī C.鱼凫fú 青冢zhǒng 巉岩chán 吮血shǔn D.朔漠sù 省识xǐng 嗟尔jiē 暮砧zhēn 2.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3.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4.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5.文学常识填空。 (1)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其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饱满的青春热情,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使他的诗歌呈现出“__”的风格。后人专称他为“__”。 (2)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 阅读《蜀道难》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 西:向西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滚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尔:你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宋何罪之有 D.其险也如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人听此凋朱颜 A.渔人甚异之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开始,诗人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接着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想像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着力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作为全诗的主线,在文中多次出现。在本段中的作用中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琵琶行(并序)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 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蓖(bì) 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 4.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