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面”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欲望。五、语言运用(7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天气很清冷,阳光在疏林间反复映照,有些枝桠才刚开始着色,浅浅淡淡的 ②路旁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山樱在开着 ③粉红色的花朵上竟然流动着一层浅绿青白的光晕 ④被地面上整片苔藓青色的反光包围起来正确的顺序为: . 24.仿照下列句式另写两个句子。(“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4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答:(1) 。 (2)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身;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高度! 请以“生命的高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友情提示:此卷不交,但请收好本试卷,以便考后评讲。 南江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卷一、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三、翻译、默写:(共20分) 16.(1) (4分) (2) (3分) (3) (4分) 17.名句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8.诗歌鉴赏(8分) (1) (1分) (1分) (2分) (2) (4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19. (6分) 20. (6分) 21. (6分) 22.( )( )五、语言运用(7分) 23 . (3分)(只填序号) 24.(1) (2分)(2) (2分)六、作文:(60分) 南江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B 3.B B.夜以继日:以,用;继,继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A 屡试不爽:多次尝试都没有出错。 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此句错误有二:一是方阵学生不一定全是女生,还有男生,男生不可指“豆蔻年华”;二是高校学生一般都不止十三、四岁。 D侧目观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贬误用) 4.A 。 B.“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否定不当造成表意错误,应该去掉“不”。C.成分残缺,在“不高”后面添上“的问题”或“的现象”。D、后一分句有问题。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的混乱杂糅,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 5.B(①⑤名词用作动词/②④形容词用作动词/③动词作名词/⑥⑦使动用法/⑧名词作状语) 6 .B(①“将”意为“愿”或“请”③“要”意为“约定”⑧阳:南面) 7.B 8.C(题眼在“梨花院落”与“柳絮池塘”这两个名词性短语。) 9.D (《陌上桑》应为《木兰诗》) 10.B 11.A 12.A 13.A (投:投送诗文) 14.D(ABC均是动作行为指向一方,译为“我”,D互相) 15.B(B项中的“无人向皇上报告”,应是“奏章入宫,皇上不予答复”之意。报:回答,答复,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必得的契以报太子也”两句中的“报”也是此二、文言翻译(10分)(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分) 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没有悔恨,这难道有谁能讥笑你吗?(2)后进文章无可意者。(3分)译文: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给分点:“后进”;“可意”)(3分) (3)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4分)译文:不能让天下人认为你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绝对没有好处的。(给分点:“谓”“与之宰相”;句式:状语后置句,)(4分) 17.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略三、诗歌鉴赏(8分) 18.(1) 借景抒情(1分) 直抒胸臆(1分) 忧国忧民,报国无门(2分) (2) ①自月升到月落,诗人未曾合眼,身倦 ②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各2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19.(4分)①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征。 20.(4分)前者:天才李白的横空出世。或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后者:饱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相遇。 21.(3分)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撒播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 22.B C(4分)(B.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全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李白的加入,大唐会减却许多光辉”,这并不能说“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五、语言运用 23. (3分)正确的顺序是 (2)(1)(4)(3) 24.(4分)人们都爱大海,爱她的汹涌澎湃,爱她的宽阔无边。人们都爱高山,爱她的高峻挺拔,爱她的风骨傲岸。附:参考译文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宏大开放。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篇文章投送给著作郎吴人顾况。顾况善文,但是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到大门口友好地会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丰富华美,尤其擅长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篇篇意存讽赋。(因为他的诗歌)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行政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质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他的诗歌)也常常流传到皇宫中。章武皇帝有纳谏思想,渴望听到正直的话,二年十一月,征号白居易到翰林院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辞礼乐的君主,并且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泽和提拔。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谪为江陵府士曹椽。翰林学士李锋、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刮百姓钱财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绝对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皇上命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的人有十分之七八,白居易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词恳切到了极点。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都是别人不太愿意说的,皇上听取采纳了很多。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过于急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现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劝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陛下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绝不是轻易进谏。陛下要想扩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劝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劝谏有)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