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止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成红绿黄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池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园中的映山红和踯躅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花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像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渠们是结恋了。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渠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一种神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平和,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我们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我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6.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快阁所见到的美景的?请加以概括。(不超过6个字)你认为“颓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一种神秘的想象来。”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种神秘的想象是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那一架白色的紫藤和那一架青莲色的紫藤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作者更喜欢那一架花已谢了的青莲色的紫藤?(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全文思考,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第10自然段开始,才写到紫藤花,前面用了较多篇幅介绍了《花间集》的内容,快阁的来历以及阁旁的景色,然后才将笔墨锁定在花园中的两架紫藤花上,由面到点,思路清晰。 B.文章第5自然段引用陆放翁的诗句,主要是为了说明陆游“放翁”之号的来历,因为快阁曾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同时也使得文章增添了文学的韵味。 C.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用回忆的方式叙写了作者与朋友一道游览观赏快阁及紫藤花园的情景。感情真挚细腻,文笔清新秀美。 D.文末写到“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作者运用以声衬静的艺术手法,写出了四周的静谧清幽,也表现了作者及其友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深深陶醉。 E.那架青莲色的紫藤,尽管花已凋零一地,但作者还是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说明了作者的确非常喜爱青莲色紫藤的平和和柔婉。这样写也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 六、(12分) 20.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4分) 上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8分)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红润的面庞和明朗的心境;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言可畏”,有人说“人言可信”,有人说“人言可敬”……说可畏的难免步步警戒,对人言提心吊胆;说可信的不乏赤子情怀,讲求一个一诺千金;说可敬的常常以言为镜,用人言砥砺人生…… 对人言,你是怎么看待的?请以“人生与人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答 案 1.A 2.C 3.C 4.A 5.C 6.B 7.D 8.D 9.C(轶:过,超越) 10.A(“流俗”在现代汉语中含贬义) 11.B(B项中的两个“则”都是“那么”;A项:前——它的,后——那;C项:前——什么,后——为什么;D项:前——表顺承,后——表转折) 12.B(作者在本段主要论证了任用贤能的重要性) 13.(1)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到齐国,走在路上感到饥渴。(2)绮乌封人跪着给他饭吃。(3)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不死而被齐国重用,将拿什么报告我?(4)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 14.(1)同意。(1分)因为后两句是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设想。(2)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 15.略 16.色、形声。“颓放”的含义:指诗人放流形骸,纵情山水,流连美景,尽情享受,深深陶醉。 17.作者把一堆花和一群蜂分别想象成天真无垢女孩和活泼纯洁男孩的爱恋,热烈、奔放、快乐。神秘的想象是指类似作者的那种想象。 18.不同之处:①色彩不同。前者为白色,后者为青莲色。②姿态不同。前者花开正旺,热烈,后者花朵已谢,平和。③香味不同。前者群蜂乱舞,花香四溢,后者野蜂散尽,花香已失。因为青莲色的紫藤有着与白色紫藤花活泼热闹所不同的美,她的平和、柔婉更令作者陶醉,而且在作者看来,花瓣的凋零更有一种充满诗意的梦境般的美。 19.A、B 20.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1.如果你是高山的朋友,你就会有伟岸的身躯和坚毅的性格∕如果你是大海的朋友,你就会有深邃的目光和宽广的心胸∕如果你是鲜花的朋友,你就会有甜美的微笑和快乐的心境。(要求:结构整齐,内容合理,用语恰当) 22.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