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 说 明: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只能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氛围(fèn) 豢养(huàn) 狡黠(xié) 有条不紊(wěn) B、框架(kuàng) 埋怨(mái) 间(jiān)断 返璞归真(pǔ) C、愠色(yùn) 紫绡(qiāo) 伺候(cì) 量体裁衣(liáng) D、剥皮(bāo) 记载(zǎi) 剽窃(piāo) 强颜欢笑(qiǎ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A. 外面风传咱们厂的厂长要辞职,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我想,空穴来风,恐怕总是会有点儿实事的影子吧。 B. 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 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不孚众望,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D. 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 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 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度过一个个难 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D. 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 职工,把温暖送到家。 4、选出对划线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 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5、《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标题出自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 ,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A.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 B.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C.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 D.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www.ks5u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6、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一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7、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 8、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 )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