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迤逦(yǐ lǐ) 喝彩(hè) 玷辱(diàn) 酒馔(zhuàn) B.尴尬(gān gà) 防噎(yē) 庇祐(pì) 洗漱(shù) C.妨碍(fáng ài) 仓廒(āo) 央浼(měi) 肐察(gē) D.恁地(rèn) 讥诮(qiào) 傩送(nuó) 糍粑(cí b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呐喊 纡气 镂空 莞尔 B.悲闵 涎皮 角隅 蒿艾 C.吃荤 祈祷 怂恿 规矩 D.怔住 憎恶 针贬 桎诰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并没有直书女主人公的年龄、容貌,但这并不_____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形象来。 ②《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方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______。 ③布置有格调、有_____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须要打破传统思路,大胆创新。
    A.妨碍 实行 品位 B.妨害 实施 品味 C.妨碍 实施 品位 D.妨害 实行 品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某些年届五旬的女演员,偏要去演青春偶像剧,虽说勇气可嘉,但毕竟已是明日黄花,那扮相,那表情,无不让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B.这本书上市后,获得了极大成功,一时间买书人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C.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米高的火焰,美轮美奂,蔚为壮观。 D.今天的西湖仿佛通晓人意,宛若一位淡妆浓抹的少女,将它最亮丽的一面展现在了游客面前,让人倍感爽心悦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书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对人生内涵的一种自觉扩展,甚至,也就成为人类最具个性化的成长或者成熟方式。 B.农村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依靠这样的低素质群体来完成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任是很困难的。 C.过去官员之所以要遵奉“官不修衙”的训词,意在通过“官不修衙”来磨砺为官者的气节,以防骄奢现而淫逸生。 D.面对几十名同胞遭遇空难,假借反腐倡廉来肆意称快,这种冷血、过激的态度露出这些人对他人生命的冷漠和极其狭隘的自私心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6.下列对别里科夫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是顽固、保守的代名词,他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 B.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而他自己却是安然入睡。 C.别里科夫是一类人中的一个代表,即顽固、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一类人。 D.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身后的沙皇专制统治。
    7.对“别里科夫死后,局面并没有好一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产生别里科夫这类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B.只要制造“套中人”的社会制度没有被埋葬,这种装在套子中的奴才就永不会消失。 C.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腐朽的思想没被铲除,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 D.人们害怕别里科夫的鬼魂。
    8.假若华连卡和别里科夫结婚了,那么最不可能出现的结局是( )
    A.华连卡郁闷至死 B.华连卡也被迫变成“套中人” C.华连卡与别里科夫离婚 D.华连卡真的爱上别里科夫,心甘情愿地与他过套中人的生活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兴 贤
    (宋)王安石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huǐ)、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zhài)公谋父(fǔ)、内吏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日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dǎng)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三涂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询众庶 博:广泛 B.则谠直之路开矣 谠:正直 C.轶三代 轶:通“佚”,散失 D.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涂:道路,这里指境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是一项是( )
    A.流俗所共知耳 B.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 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 D.不有忌讳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则谗谀者自远矣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其衰也亦有三仁 其后秦欲伐齐 B. 有贤而用之者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则何虑不跨两汉 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C. D.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换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 B.文章第二段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 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实的时候,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的事例当作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 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连环往复,又一意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粹,平易明快,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笔力雄健。
    第II卷(共114分)四、(24分)
    13.把下面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地名)封人(官名,春秋时掌典守封疆)而乞食。(2)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3)适(如果)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4)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韩非子》)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绮乌封人跪而食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这首诗虚实相间,其中承前启后、化实为虚的一个词是“何当”,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