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9)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0)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1) ,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0分) 半个世纪的约定 (美) 凯利•马斯汀 ①那是1940年的冬天,在埃及的西迪巴拉尼小镇,意英之间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当英军占领了整个阵地,并从西面切断地中海沿线的公路时,意军便兵败如山倒了。胜利的英军正忙于清点数量庞大的战俘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瑟夫的英军炊事班的小伙夫,正像往常一样前往驻地仓库准备食物。就在推开仓库大门的一刹那,约瑟夫看到在蔬菜架的后面有一个黑影艰难地躲闪了一下,然后就不动了。 ②走近之后,约瑟夫才发现那黑影是个穿着意军军服的少年,因为伤势严重和刚才的惊吓,已近昏迷。那一刻,约瑟夫十分犹豫,很显然,躺在自己面前的是敌军的一分子,理应报告上级,可这少年也将必死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深深的怜悯油然而生,约瑟夫决定把这个少年先藏起来再说。 ③约瑟夫偷偷找来一些牛肉,熬制了一小锅浓汤喂那少年喝下。也许是年龄相近,再加上都会一点法语,他们俩渐渐熟悉起来。少年名叫艾维尼,来自意大利北部的伊夫尼亚镇,刚满17岁就被迫参军作战,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也被人杀害了。艾维尼对约瑟夫说:“你知道吗,就在我知道快死的那一刻,你喂我喝了一勺牛肉汤,那种又香又暖的感觉一下子把我拽了回来,让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亲。” ④在约瑟夫的帮助下,艾维尼在小镇的硝烟中藏了整整14天。当驻军离开时,约瑟夫与艾维尼互留了家乡地址,他们相约如果能活到和平到来的那一天,一定互相走访,再叙友谊。 ⑤战争结束后约瑟夫回到了故乡,发现亲人早已离散,于是动身前往意大利寻找艾维尼。而在伊夫尼亚镇,他被告知艾维尼早已战死沙场。落寂中的约瑟夫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就留在这个小镇上,以卖牛肉汤为生。 ⑥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约瑟夫携妻子回到英国故乡。在镇上最好的餐馆里用餐时,一位老人摇着轮椅来到他桌边,轻轻地问:“您是本地人吗?您可参加过二战中的西迪巴拉尼战役?”约瑟夫有些不解地说:“的确是这样,可您是怎么知道的呢?”那老人显得有些激动了:“您曾在那个埃及小镇上遇到过一个名叫艾维尼的意大利少年吗?”约瑟夫惊讶得一下子站了起来:“难道你是……”老人点点头喃喃地说:“五十多年了,我逃出迪巴拉尼的路上被一颗炮弹炸断了双腿。抢救我的医务人员只在我身上找到写着你家乡地址的字条,所以当我再一次逃离死神后,发现自己已经被送到这里了。我想这可能是上帝的安排吧,就留在这里开了一家餐馆,卖你曾经用来救我的牛肉汤。每一个前来用餐的客人都会被要求签名,而每一个与你同名的客人我都会亲自询问,这一问,居然就过去了五十年……” ⑦一年后,约瑟夫和艾维尼一起在当年患难相交的埃及小镇开了一家牛肉汤餐馆,用这平凡温暖的食物来纪念他们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友情,以及穿越了残酷战火硝烟的温暖人性。 19.“牛肉汤”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情节试作分析。(2分) 20.高明的小说家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中总是善于制造“摇摆”,请结合本文第五、六段文字,简要分析这种写法。(4分) 21.有人说约瑟夫与艾维尼在历经半个世纪后再次相遇,这个结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你的看法如何?请试作分析。(4分)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代科技日益进步,文明快速发展,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测试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B(眼睛表达出来的神情无法“盖”,当用“饰”。“安贫若素”与“安贫乐道”都有安于贫困生活的意思。“安贫若素”指安于贫穷的境遇,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安贫乐道”指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恍然大悟”形容以前不明白的事理现在忽然彻底明白了,“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忽然明白) 4.B 5.A(B.搭配不当,应该为“防灾意识弱、自救能力低”;C.成分残缺,应在“状告”后加“于”;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可以把“甚至”改成“也”) 6.C 7.B 8.A 9.B 10.B 二、 11.C(使……尊贵,高贵) 12.A (不定代词,没有谁。B.介词,向/介词,被。C.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D.连词,表假设,就/连词,表转折,却) 13.C(为,意为“为了”,“行君令”是目的。“为”后加上宾语,就不合文意了) 14.B(“报复有术”,文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15.(1)您是让我喝了酒然后再解释呢?还是让我先解释然后喝酒呢?(2)兵器不够充足,战车没有修理,这是臣子的罪过。(6分,每句3分) 16.①身世飘零之苦;②穷途落魄,光阴蹉跎、功业无成之伤感;③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不宁之忧患。(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7.①触景生情,以眼前的秋景联想到战祸连年,个人生活的不安定;点明了江鹳所避之“风”。(答出“联想”也可)②用典,以“宋玉悲”点明题旨。(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8. 三、 19.“牛肉汤”是小说的线索。起先艾维尼是靠约瑟夫的一小锅牛肉汤救活的,接着那一勺牛肉汤唤起了艾维尼的乡情和亲情,让他对未来产生了希望,当得知艾维尼战死沙场后,约瑟夫决定以卖牛肉汤为生;半个世纪后约瑟夫返乡时与艾维尼相遇于一家卖牛肉汤的餐馆,最后两人在埃及小镇开了一家牛肉汤餐馆:“牛肉汤”贯穿始终。(3分) 20.约瑟夫回乡后发现亲人离散,赴意大利又得知艾维尼早已战死沙场,于是在艾维尼的故乡卖牛肉汤;而艾维尼在出逃时被炸断了双腿,反被送到约瑟夫的故乡,经营卖牛肉汤的餐馆。小说极尽摇摆之能事,将人物置于对方的故乡,一波三折,令小说陡增回味。(3分) 21.①出人意料:约瑟夫动身前往意大利时被告知艾维尼早已战死沙场,经历半个世纪后仍能与艾维尼相遇,出人意料。②情理之中:约瑟夫与艾维尼互留家乡地址,相约互相走访,这既是两人错开的原因,也是两人相遇的条件。(2分) (责任编辑:admin) |